“线上云端·感知学院科研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7-09 

 

为集中展示上海交通大学感知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方向、科研团队与最新研究成果,感知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2年6月29日举办了“线上云端·感知学院科研开放日”活动,活动向国内外感知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科研人员开放,吸引了广大师生线上莅临,互动提问。会议上半场由感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东瀛老师主持。

 

感知学院院长邵晓巍首先做感知学院整体介绍。邵院长追述了感知学院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学院架构、学科优势、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及其课程体系,以及科创竞赛成果、毕业学生就业去向。邵院长同时展示了学院的人才队伍组成、科研方向、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校企合作、学术期刊等方面成果,详细介绍了感知学院的各个研究所、中心。感知学院瞄准智能感知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与重大工程应用,立足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感知科学与技术不断发展。

 

感知与导航研究所副教授邹丹平老师作题为《自主无人系统感知与导航的前沿问题》的讲座。邹老师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自然界中的“感知与导航”、自主无人系统的感知与导航、感知与导航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并介绍了感知与导航研究所。研究所团队与工程产业界紧密结合,致力于解决导航与位置服务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工程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国家导航位置服务产业发展,为我国导航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感知与导航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做出了贡献。

 

先进感知与执行研究所副教授黄震宇老师作题为《先进感知与执行》的讲座。黄老师介绍了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与成果,包括:生物--机械智能感知与交互控制;压电微电机/执行器;声学时差海流测量、海洋声学探测研究;智能-物联-感知-控制-系统;基于超材料的空天海地波动调控研究;声学超材料;航空超表面声学材料;超散射体;此外还介绍了魔幻声学场景——一种面向未来的声波主动调控等。

 

智能光电感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曲元老师作题为《光电技术的前沿应用》的讲座。智能光电感知研究所秉承“创新、求实”的科研传统与作风,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注重多学科交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要致力于高精度光学检测、高分辨光学成像、光计算、生物医学光子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曲元老师的报告主要围绕工业检测中光波前感知、生物医学中光波前测控、光神经网络中波前调控,和关键部件研发展开。

 

 

量子感知与信息处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涛老师作题为《量子信息技术及应用》的讲座。王老师展示了研究团队及研究成果,并为大家介绍了了量子信息技术的背景,以及量子信息技术前沿进展,量子感知与信息处理研究所为“合肥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的核心单位之一,隶属于“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的重要成员,主要开展量子保密通信技术、量子传感技术、量子成像技术、量子智能技术等方面研究,强调机理和原理探索。

 

高温超导材料与应用研究所副教授盛杰老师作题为《神通广大的超导材料》的讲座。盛老师介绍了研究所、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以及研究所已取得的重要成果。研究所成立十余年来致力于高温超导材料的产业化以及各类应用的培育与开拓,在超导带材商业化、超导电力、磁悬浮、新原理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开创性、引领性的研究成果。盛老师还介绍了上海的超导产业发展情况、高温超导工业应用,以及研究所的研发成果如何助力国家3060目标,包括助力“交通强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等重大工程项目。研究所团队的国际一流研究水平也使得毕业生在国际著名高校和业界广受欢迎。

 

下半场活动由感知学院副院长代彬主持。

 

自由发展中心长聘副教授杨天老师作题为《纳米尺度下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从原理探索到智能感知》的汇报。杨老师介绍了纳米光子学实验室,团队的科研工作和成果,包括等离激元、光纤端面等离激元感知技术等。

 

智能感知与控制研究所研究员赵健康老师作题为《复杂环境下无人平台导航与控制技术》的讲座。赵老师主要从低成本传感器优化处理技术、高性能视觉导航技术、水下环境水声导航技术、异构传感器融合处理技术,及复杂飞行器高性能控制技术等方面展开阐述。

 

纳米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长聘教轨副教授金涵老师作题为《疾病无创早筛技术与传感器》的讲座。金老师首先介绍了纳米生物医学研究所及其研究背景与行业痛点,随后详细展示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包括疾病无创预警技术与传感器;基于呼出气检测的疾病早筛技术、发展前景和国内外研究状况与技术瓶颈;这些工作及成果的核心技术及产业化基础,包括疾病挥发标志物成分确立、超低浓度气体高精检测技术建立、模块化便携式胃肿瘤预警仪样机,以及包括疾病呼气标志物数据库构建、湿度自适应型传感器、全集成式可穿戴型挥发标志物传感系统等在内的前沿代表成果。

 

领域发展中心长聘教轨副教授毛逸飞老师作题为《先进微纳工艺技术与纳光子器件》的报告。毛老师首先介绍了领域发展中心的教师队伍,以及智能传感、纳米光子、生物医疗、卫星编队、先进制造等研究方向,随后介绍了中心在生物传感与数字诊疗、纳米光子学与微纳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微纳工艺技术的重要性、微纳加工与纳光子学,以及他在纳米激光、三维微纳工艺与器件、动态超材料方面的代表工作。毛逸飞老师的研究方向包含先进微纳工艺、纳光子器件、纳米激光、超材料等。

 

面对传感技术在智能时代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先进传感与智能仪器研究所所长韩韬教授做了题为《先进传感引领智能时代-前沿与发展》的讲座。韩教授首先介绍了先进传感与智能仪器研究团队,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是超声检测与仪器,研究成果包含:构建压电微声器件多场耦合精确模型、与工艺水平匹配的射频滤波器新型结构、耐高温无源传感器、无源传感器推广应用、超声生物作用机理及诊疗仪器;研究方向之二是精密激光传感器,研究成果包括激光准直逆反射测量方法、结构激光高精度测量方法、卫星载荷姿态在轨测量传感器、纳米尺度癌细胞检测、数字光学测量技术及应用、电磁传感与执行器技术、宽带宽微角振动测量与抑制、压电/磁致伸缩材料的声波谐振天线等。

 

感知学院高级工程师王红雨老师作题为《无人机及无人机反制技术介绍》的汇报。王老师运用丰富多样的视频图片资料,详细介绍了各类无人机包括:农业植保无人机、热红外安防无人机、电力巡检无人机、自动无人机机巢、潜射无人机、系留无人机、月面着陆仿真验证机、防雷无人机、倾转机身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等,随后介绍了应对无人机严重安全隐患的无人机反制技术。王老师的研发成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学生也曾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活动最后,感知学院党总支书记陶卫老师作总结发言。陶书记强调感知学院坚守强基础、重交叉的理念,瞄准智能感知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与重大工程应用,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目标识别与导航控制、数字电力装备与系统、先进传感与智能仪器、智能诊疗与纳米技术、超导技术与量子信息、智能无人系统与测试等。本次科研开放日的讲座围绕这些方向涵盖了从前沿科技,到工程应用,以及重大工程解决方案的主题。学院围绕这些领域的研发成果具有巨大的应用转化潜能。同时学院也非常注重学生探索科学前沿的能力的培养,希望这些生动有趣的讲座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欢迎广大学子和科研工作者加入感知学院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