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概况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学科源于 1913 年交通大学电气机械科。1958 年,由校友两弹一星元勋杨嘉墀院士建议设立精密仪器专业,原校长朱物华院士担任首位系主任。所在的电子电气学科群 2020-2021 年 QS 世界排名第 29。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瞄准学科前沿,引育并举,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过长聘师资体系建设,建成了一支学缘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48 人,47 人具有博士学位,30%为海外博士,其中国家级、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 6 人次。

 

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学科以科技发展国际前沿引领学术方向,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全民健康的需求为牵引,形成了纳米智能诊疗仪器、精密仪器与智能系统、测试技术与仪器工程、先进传感与信息处理等主要学科方向,并有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中心等 3 个国家级和 5 个省部级平台支撑,其中“上海市传感器与测量仪器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上海智慧戒毒与康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本评估期新增平台。

深厚的仪器领域学术积累及与生物医学的交叉融合形成了显著的学科特色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探索全新可变 DNA 分子机器,以第一作者在 ScienceNature Protocols 发表论文 2 篇;在病毒快检、肿瘤早期诊疗仪器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研制出国际首台全自动微阵列聚焦电泳仪,通过 CFDA 认证并获得数千万元产业化融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卡脖子”技术,研制出激光位移传感器应用于我国首颗精致高分试验卫星,保证了卫星位姿载荷控制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研发的新型无线无源传感器批量用于国家电网、中石油等大型国企的重要设施。

 

人才培养目标、生源情况

学科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学术精英和技术领军人才为己任,具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核心课“检测技术”是国家级一流课程,建有全英文课程体系。学生获 IEEE 超声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 6 项、提名奖 1 项;获学会优博论文奖 1 项、提名奖 1 项,上海市优博论文 1 篇。显著的培养成效和学科优势吸引并保证了稳定的高质量生源,超过 90%来自双一流高校,近 20%的留学生来自发达国家。

 

国内外影响

涌现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多位教师担任科技部、基金委、军科委等领域发展规划专家、以及多个协会或者学会的会长、理事长及副理事长。依托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吸引来自普渡大学、萨拉戈萨大学等海外学生攻读博士学位,与外籍特聘专家 W. Parak 在 Science 合作发表论文。